花语:
中国人寓意桂花为“崇高”、“美好”、“吉祥”、“友好”、“忠贞之士”和“芳直不屈”、“仙友”、“仙客”;寓桂枝为“出类拔萃之人物”及“仕途”;永伴佳人,桂树是香满天下,誉满天下的宝树,是崇高美好的、吉祥的象征。国内国外还不约而同的把桂花看作高雅和荣誉的象征;桂花还是友谊与爱情的象征;桂花是地位和财富的象征;桂花树是贞洁、荣誉的象征;桂花代表着高尚的道德和崇高的品质。
1.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 桂花 | 拉丁学名 | Osmanthus sp. |
别称 | 岩桂、木犀、九里香、金粟 | 分布区域 | 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栽培 |
界 | 植物界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目 | 捩花目 |
科 | 木樨科 | 属 | 木樨属 |
2.文化价值
《鹧鸪天·桂花》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咏桂》
世人种桃李,皆在金张门。
攀折争捷径,及此春风暄。
一朝天霜下,荣耀难久存。
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
清阴亦可托,何惜树君园。
3.药用价值
桂花可入药。
【性味与归经】性温、味辛。归肺、脾、肾经。
【功能与主治】温肺化饮,散寒止痛。用于痰饮咳喘,脘腹冷痛,肠风血痢,经闭痛经,寒疝腹痛,牙痛,口臭。
【用法与用量】3~9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4. 形态特征
桂花是常绿乔木或灌木,高3-5米,最高可达18米;树皮灰褐色。小枝黄褐色,无毛。叶片革质,椭圆形、长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7-14.5厘米,宽2.6-4.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呈楔形或宽楔形,全缘或通常上半部具细锯齿,两面无毛,腺点在两面连成小水泡状突起,中脉在上面凹入,下面凸起,侧脉6-8对,多达10对,在上面凹入,下面凸起;叶柄长0.8-1.2厘米,最长可达15厘米,无毛。
聚伞花序簇生于叶腋,或近于帚状,每腋内有花多朵;苞片宽卵形,质厚,长2-4毫米,具小尖头,无毛;花梗细弱,长4-10毫米,无毛;花极芳香;花萼长约1毫米,裂片稍不整齐;花冠黄白色、淡黄色、黄色或桔红色,长3-4毫米,花冠管仅长0.5-1毫米;雄蕊着生于花冠管中部,花丝极短,长约0.5毫米,花药长约1毫米,药隔在花药先端稍延伸呈不明显的小尖头;雌蕊长约1.5毫米,花柱长约0.5毫米。果歪斜,椭圆形,长1-1.5厘米,呈紫黑色。花期9-10月上旬,果期翌年3月。
有生长势强、枝干粗壮、叶形较大、叶表粗糙、叶色墨绿、花色橙红的丹桂;有长势中等、叶表光滑、叶缘具锯齿、花呈乳白色的银桂,且花朵茂密、香味甜郁;生长势较强、叶表光滑、叶缘稀疏锯齿或全缘、花呈淡黄色、花朵稀疏、淡香,除秋季9-10月与上列品种同时开花外,还可每2个月或3个月又开一次的四季桂。丹桂和四季桂,果实为紫黑色核果,俗称桂子。桂花实生苗有明显的主根,根系发达深长。幼根浅黄褐色,老根黄褐色。
5. 地理分布
园林桂花原产中国西南喜马拉雅山东段,印度,尼泊尔,柬埔寨也有分布。中国西南部、四川、陕南、云南、广西、广东、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等地,均有野生桂花生长,现广泛栽种于淮河流域及以南地区,其适生区北可抵黄河下游,南可至两广、海南等地。
6.生长习性
桂花适应于亚热带气候地区。性喜温暖,湿润。种植地区平均气温14-28℃,7月平均气温24-28℃,1月平均气温0℃以上,能耐最低气温-13℃,最适生长气温是15-28℃。湿度对桂花生长发育极为重要,要求年平均湿度75%-85%,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特别是幼龄期和成年树开花时需要水分较多,若遇到干旱会影响开花,强日照和荫蔽对其生长不利,一般要求每天6-8小时光照。
7.其他
自古以来,人们谈到桂花,常把桂花树和月亮联系在一起,编织了不少令人向往的神话: 吴刚伐桂:桂花的神话传说不断出现,尤其是唐代小说中的吴刚伐桂的故事,更在我国民间广泛流传。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中传颂着:月亮里有一座广寒宫,寂寞的嫦娥仙子就住在宫中,宫里长着一棵挺拔高大的桂花树,树身高达500余丈。所谓“月中有丹桂,自古发天香”,反映的就是这棵桂花树。其桂树,高五百丈,生长很快,不砍宫里就容纳不下。于是,玉皇大帝便命一个学仙修道触犯了天规的西河人,此人姓吴名刚,天天去砍那棵桂花树。但是,由于它的愈合力和再生力都很强,随砍随合,总不能伐倒。从此,吴刚也就只好长期过着“金风玉露伴素月”的生活。千万年过去了,吴刚总是每日辛勤伐树不止,而那棵神奇的桂树却依然如故,生机勃勃,每临中秋,馨香四溢。只有中秋这一天,吴刚才在树下稍事休息,与人间共度团圆佳节。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诗词“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就源出于这一典故。婵宫折桂:据《后汉书·天文志注》中云:“羿请无死之药于西王母,娥窃之以奔月……遂托身于月。是为婵娟。”神话传说中嫦娥偷食了丈夫的仙药,飞到月宫,变成了婵娟。婵娟也就成了月亮的代称,这也是婵宫的来历。折桂,就是要到月宫折取桂枝。晋朝的诜应试时,自喻为“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再如《元曲选郑德辉〈王粲登楼〉二》中云:“寒窗书剑十年苦,指望蟾宫折桂枝。”充分说明旧时文人努力为考取功名的艰辛以及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