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篇《科学》齐发!中国科学家领衔揭示灵长类到人演化历程;​NASA首次就不明飞行物举行公开会议

发布时间:2023-06-09文章作者:转载至环球科学审核:阮丽红浏览次数:43

作者:转载至环球科学  审核:阮丽红   编发:张耀磊

· 科学事件 ·


NASA首次就不明飞行物举行公开会议


图片来源:NASA


当地时间531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致力于研究不明航空现象(UAP,为了避免提到不明飞行物UFOUFO被更名为UAP)的独立小组首次举行了公开会议。去年10月,NASA公布它组建的UAP小组名单,并表示启动对UAP的研究,为期9个月。

在这场公开会议上,相关人员称,此前看到的UAP事件大多数可以被解释,如气象气球或无人机,那些“可能真的异常”的目击事件仅占2%5%。因此,想要找到真相,就需要收集比目击报告更严谨的数据。相关人员还表示,由于对UAP(或者说UFO)的污名化,商业飞行员非常不愿意报告目击事件,一些科学家也因其关于UAP的研究工作而遭受网络骚扰,导致对UAP研究领域的进一步污名化,严重阻碍科学进程。有研究人员表示,如果NASA在研究UAP时采用一套严谨的方法论——就像他们探究外星生命时一样,那么无论最终解释如何,我们或许都将学到一些新的或有趣的东西。


· 演化生物学 ·


8篇《科学》齐发!中国科学家领衔揭示灵长类到人演化历程

人类是一种灵长类动物。研究灵长类动物的基因组、起源和社会演化过程,可以使科学家更好地了解人类。最近,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发起、多国研究者参与的灵长类基因组计划,以专刊形式在《科学》杂志发表了8篇研究,带来了灵长类演化过程中的一些新发现。

在灵长类基因组计划中,研究人员对接近半数的灵长类物种进行了测序,研究灵长类的演化历程。在专刊的旗舰论文中,研究团队构建了现生灵长类全基因组水平系统发育树,推演出所有灵长类的最近共同祖先出现在大约6829万年-6495万年前,与白垩纪末期大灭绝发生的时间相近,这表示灵长类动物的演化可能受到了大灭绝事件的影响。研究还发现,灵长类动物的相对脑容量在演化过程中的四个关键节点显著增大,分别发生在类人猿下目的祖先、狭鼻类祖先、大猿祖先和人类的祖先上。猩猩等大猿物种出现后,这种趋势变得尤其突出,并在人类中达到顶峰。

专刊中的另外两篇研究,分别揭示了金丝猴的演化历史以及亚洲叶猴复杂社会结构的演化机制。除此之外,有一篇论文研究了灵长类中的不完全谱系分流现象,并揭示了不完全谱系分流对基因功能和性状分化的影响。专刊中的另一个项目(包括三篇文章:[1][2][3]),对233个灵长类物种的809个基因组进行测序分析,发现基因组多样性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划定的灭绝风险类别之间在整体上没有直接关联,遗传多样性并不能完全表征物种的濒危程度。专刊中还有一项研究,对809个全基因组测序数据进行比较,鉴定出人类直系同源蛋白上430万个可能导致蛋白结构变化的基因变异位点,并以此训练AI模型来预测基因突变是否为良性突变。

这些研究,加上灵长类基因组计划在《科学·进展》杂志发表的另外两篇论文([1][2]),对灵长类动物多样性保护、遗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与现实意义,也为人类特殊性状的起源、发育及疾病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遗传学材料和候选分子靶标。


· 神经科学 ·


在睡眠时进行脑深部刺激可以增强记忆


图片来源:Pixabay


睡眠在增强记忆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其原理尚不明晰。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和特拉维夫大学(Tel Aviv University)的科学家在《自然·神经科学》发表的一项研究首次报告了脑内相关的直接生理证据,并发现在睡眠周期的关键时刻进行有针对性的脑深部刺激可以巩固记忆。


理论上,大脑会在深度睡眠期间通过海马体和大脑皮层之间的通讯将新信息转化为长期记忆,睡眠期间的记忆巩固被认为依赖于皮层慢波、丘脑皮层睡眠纺锤波与海马体的涟漪之间的协调相互作用。研究人员在18个因临床原因植入颅内深度电极的癫痫患者睡眠期间,用一个实时“闭环”系统对其前额叶皮层施加脑深部刺激。当患者进入与及以巩固相关的深度睡眠,系统会发出温和的电脉冲,使快速激发的神经元同步活动。结果表明,让这种刺激与内侧颞叶(MTL)内源性慢波的活跃阶段同步,可以增强睡眠纺锤波,并改善MTL慢波与丘脑皮质振荡之间的耦合。此外,同步刺激可提高识别记忆的准确性。相比之下,时间上没有精确配合的刺激则不会产生同样的效果。研究证明了睡眠期间的海马体-丘脑皮质同步有助于人类记忆巩固。未来研究人员将在总体提高记忆的基础上尝试调节特定的记忆。


· 材料科学 ·

可愈合的人造皮肤

人类的皮肤由表皮层、真皮层和皮下组织构成,每一层都具有极佳的延展性,并能在受伤后按原有结构分层愈合。近日,一项发表在《科学》杂志的研究模仿真实皮肤,制造出了轻薄柔软、可自主愈合的多层人造皮肤。

人造皮肤的不同层分别由聚丙二醇(PPG)或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组成,二者都含有大量氢键,能粘附在一起,但由于分子不相容而不会互相混合。二者被加热到相似温度后会软化流动,冷却后固化,且经分子链设计后对外力表现出相似的粘弹性。这些特性使多层材料能在受损后自动对齐修复,加热到70℃后,受损处的自修复可被加速,从一周缩短至一天。通过在材料中添加磁性颗粒,科学家还能够引导材料自我组装。这项研究有望被应用于可自修复的软机器人、电子设备等。


· 海洋学 ·

发现太平洋珊瑚礁微生物组极大多样性

近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太平洋珊瑚礁微生物组(帮助驱动和维持珊瑚礁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的微生物组)的多样性,可能达到当前估计的地球微生物多样性总量。在“塔拉太平洋探索项目”(Tara Pacific Expedition)期间(2016-2018年),研究人员从太平洋的32个岛屿系统的99个不同珊瑚礁中采集了5000多个浮游生物、鱼类和珊瑚的样本。通过对这些样本进行测序,他们发现样本里包括28.7亿遗传序列,这比此前的地球微生物组计划(一个全球微生物组多样性测绘项目)报告的22亿样本大约多25%。分析结果显示,板叶千孔珊瑚在珊瑚物种中微生物组多样性最高,角镰鱼的微生物组多样性高于横带刺尾鱼,这表明总体上,浮游生物表现出了最高的微生物组多样性。

同日,《自然·通讯》发表了第二篇论文,研究人员调查了两类造礁珊瑚水温变化和端粒长度(健康和老化的环境敏感标志物)的关系,结果显示,季节性温度变化影响短寿和压力敏感型的石珊瑚(Pocillopora)的端粒长度,而较为长寿和强健的另一类石珊瑚(Porites)相比季节变化更易受到反常热浪和冷期的影响。这表明,一些珊瑚的端粒可能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作出不同反应。《科学数据》(Scientific Data)也于同一天发表了两篇文章([1][2]),描述了塔拉太平洋探索项目的采样方法学和数据生成框架。这些文章共同为整个太平洋的珊瑚礁健康及生物多样性带来了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