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研讨
当前位置:首页  改革研讨

高校后勤“科学发展”的追求目标

发布时间: 2015-06-17 文章作者: 审核: 编发: 浏览次数: 60

淮阴师范学院皮光纯

 

高校后勤“科学发展”的追求目标,是构建“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职能部门监管”的新型后勤保障体系,建立主要由“市场力量”配置资源的长效机制,实现“计划经济服务方式”向“市场经济服务方式”的根本转变,最终实现办学模式的转变──不办后勤(或者说“学校不再直接办后勤”,但可以在后勤企业集团持股)。

以发展眼光看问题,改革不是一劳永逸,“科学发展”永无止境,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高校发展、师生消费需求是不断增长的,“市场化”水平也是不断提高的,后勤保障体系也是与时俱进的,框架基本不动,具体内容仍将有所更新。这一目标的实质,在于掌控“市场机制”的“双刃剑”,趋利避害,既充分发挥其配置资源的积极作用,又防止因过分逐利而释放消极因素。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相关主体应当通力协作。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一是出台政策法规,统筹、厘清各方权益关系,创造良好动力机制,调动各方改革积极性,让“早改革,早得益”成为现实;二是切实转变职能,组建后勤行业协会,给予必要的行政认可与政策支持,既为后勤“科学发展”提供组织依托,政府也不必直管后勤,还有利于加速“市场化”进程。学校发挥主体作用,主要任务是设计后勤发展模式,选择发展途径,开放校内市场,把资源纳入市场经济轨道,最终目标是进入“花钱买服务,用人不养人”的历史新阶段。后勤迟早都要走向社会化,最终归宿是融入社会服务行业,最高奋斗目标是发展成为跨学校、跨地区的专业化的后勤企业集团。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社会企业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军,参与竞争的积极作用不可低估;十年以前,因“市场化”水平较低,一些社会企业在高校市场表现不佳,有的实力欠差,有的诚信不足,也有的唯利是图,市场份额有限,市场贡献不大,角色不很显眼,地位不很重要;近年来,一些社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专业化水平快速提升,在高校的市场贡献、市场份额越来越大,其重要地位日益突出,显得无可替代。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成熟,高校市场需求日益增长,“市场机制”水平也不断提高;将在社会上形成一批专门为高校服务的产业化、专业化、集约化的企业集团,拥有强大的既懂教育、又懂管理的队伍,依靠实力优势参与竞争,成为高校市场主要角色,同时也向社会提供服务。这些专业化后勤集团的前生,有的是后勤实体,有的是社会企业,但都与高校没有隶属关系;企业生存质量与办学效益没有必然联系,员工经济收入取决于劳动价值,社会地位取决于实际贡献。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07年37号文件,设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课题组,对新体系进行专门研究和深度设计,将具体回答市场如何提供服务、学校如何自主选择、政府如何宏观调控、行业如何规范自律、职能部门如何监管、学校承担哪些责任、需要哪些法律法规等系列问题;还将列举实践探索的典型案例,供借鉴参考。许多省市教育部门、高校领导、后勤实体、社会企业,都进行了许多艰难的探索,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向这一目标迈进,有的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有的某一方面已接近社会化目标,各有许多成功范例。

全国普通高校1700多所,已有50%以上不同程度地开放校内市场,少数是全面开放,多数是开放“新校区”市场,至少有400多所高校开放了学生食堂、学生公寓、教学物业等核心市场。后勤员工70多万人,随着10多万人“老人”逐年退休,自然减员,以用人终身制为主要特征的“老办法”即将成为历史;《劳动合同法》促使50多万“临时工”变成“合同工”或“派遣工”,加速了后勤用工社会化。一批社会优质企业数万大军,高调“入侵”高校学生食堂、公寓市场,以省城高校为主攻方向,几乎是每战必胜,势如破竹,渐有燎原之势;如珠海丹田物业一线员工3000多人,已经营25家高校物业;江西中快餐饮集团有5000员工,经营100家单位食堂,其中67家高校食堂,每天服务40万人次就餐,已经注册了6个省级控股公司;可以预言,实现社会化的奋斗目标,并非十分遥远。

未来的高校后勤市场,究竟是谁家的天下?征兆信号已经十分明显,有可能是民营化、产业化、专业化的现代企业集团;所有制优势保证其班子稳定,无需轮岗,政策连续,机制灵活,凡事从长计议,追求综合效益最大化,具有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产业化产生规模效益,让利空间大,价格优势大;专业化提高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稳定,维护企业形象和市场信誉;三大优势相结合,形成强大的市场竞争力;这些民间创业者们,渡过了原始资本积累的困难时期,已经不再是“小本经营”的个体户,而是全国知名的企业家,他们很有品位,讲究诚信,善于合作,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名牌效应。

今天的后勤实体,明天能否扮演后勤市场主角,还是充当配角?形势并不乐观。本来后勤实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三优势(有的从来未把社会企业放在眼里),有希望、有可能成为未来的市场主角,现在看来,大好机遇已经在犹豫、等待中慢慢地错过,原有优势已经基本丧失;但还有一些希望,就看能否及早注册改制,摆脱计划经济束缚,纳入市场经济轨道;今天的强者,应当认真研究“科学发展”的战略战术,争取在未来的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今天的弱者,也应当自省自强,不甘落后,防止掉队落伍,避免被淘汰出局,无权分享社会化成果,看不到社会化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