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语:
紫薇花花语:好运、雄辩、沉迷的爱、女性、和平。适合送给同事、友人、朋友等。
1.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 紫薇花 | 拉丁学名 | Lagerstroemia indica L. |
别称 | 痒痒花、痒痒树、紫金花、紫兰花、蚊子花、西洋水杨梅、百日红、无皮树 | 分布区域 | 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栽培。 |
界 | 植物界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目 | 桃金娘目 |
科 | 千屈菜科 | 属 | 紫薇属 |
2.文化价值
紫薇花
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
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
紫薇花
丝纶阁下文书静,钟鼓楼中刻漏长。
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微郎。
3.药用价值
紫薇的花、根、树皮均可入药。
紫薇花
【性味与归经】味苦、微酸,性寒。归肝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血。主治疮疖痈疽,小儿胎毒,疥癣,血崩,带下,肺痨咳血,小儿惊风。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研末。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洗。孕妇禁服。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紫薇根
【性味与归经】味微苦,性微寒。归肝、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利湿,活血止血,止痛。主治痢疾,水肿,烧烫伤,湿疹,痈肿疮毒,跌打损伤,血崩,偏头痛,牙痛,痛经,产后腹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洗。孕妇禁服。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紫薇树皮
【性味与归经】味苦,性寒。归肝、胃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利湿祛风,散瘀止血。主治无名肿毒,丹毒,乳痈,咽喉肿痛,肝炎,疥癣,鹤膝风,跌打损伤,内外伤出血,崩漏带下。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浸酒;或研末。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洗。孕妇禁服。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4.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7米;树皮平滑,灰色或灰褐色;枝干多扭曲,小枝纤细,具4棱,略成翅状。叶互生或有时对生,纸质,椭圆形、阔矩圆形或倒卵形,长2.5-7厘米,宽1.5-4厘米,顶端短尖或钝形,有时微凹,基部阔楔形或近圆形,无毛或下面沿中脉有微柔毛,侧脉3-7对,小脉不明显;无柄或叶柄很短。
花色玫红、大红、深粉红、淡红色或紫色、白色,直径3-4厘米,常组成7-20厘米的顶生圆锥花序;花梗长3-15毫米,中轴及花梗均被柔毛;花萼长7-10毫米,外面平滑无棱,但鲜时萼筒有微突起短棱,两面无毛,裂片6,三角形,直立,无附属体;花瓣6,皱缩,长12-20毫米,具长爪;雄蕊36-42,外面6枚着生于花萼上,比其余的长得多;子房3-6室,无毛。
蒴果椭圆状球形或阔椭圆形,长1-1.3厘米,幼时绿色至黄色,成熟时或干燥时呈紫黑色,室背开裂;种子有翅,长约8毫米。花期6-9月,果期9-12月。
5. 地理分布
中国广东、广西、湖南、福建、江西、浙江、江苏、湖北、河南、河北、山东、安徽、陕西、四川、云南、贵州及吉林均有生长或栽培,原产亚洲,广植于热带地区。
6.生长习性
紫薇其喜暖湿气候,喜光,略耐阴,喜肥,尤喜深厚肥沃的砂质壤土,好生于略有湿气之地,亦耐干旱,忌涝,忌种在地下水位高的低湿地方,性喜温暖,而能抗寒,萌蘖性强。
紫薇还具有较强的抗污染能力,对二氧化硫、氟化氢及氯气的抗性较强。半阴生,喜生于肥沃湿润的土壤上,也能耐旱,不论钙质土或酸性土都生长良好。
7.其他
在我国民间有一个关于紫薇花来历的传说。话说在远古时代,有一种凶恶的野兽名叫年,它伤害人畜无数,于是紫微星下凡,将它锁进深山,一年只准它出山一次。为了监管年,紫微星便化作紫薇花留在人间,给人间带来平安和美丽。一直以来,民间都有一种说法,就是紫薇花紫薇花象征着好运。如果你住的周围开满了紫薇花,那么那些花朵会化作紫薇仙子守护你,带给你一生一世的幸福。而且紫薇花还代表了生命的活力与蓬勃的气势,因为在炎炎夏日,它在燃烧生命释放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