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花的颜色都是淡纯洁净的,看上去有一种晶莹剔透之感,像是玉一样。又因为它开在春季,所以槐花的花语就是美丽晶莹,脱尘出俗,春之爱意。因此槐花包含着人们对纯洁美丽的向往,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1.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 槐 | 拉丁学名 | Sophora japonica Linn. |
别称 | 国槐、槐树、槐蕊、豆槐、白槐、细叶槐、金药材 | 分布区域 | 中国北部较集中,辽宁,广东,台湾,甘肃,四川,云南也广泛种植 |
界 | 植物界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目 | 蔷薇目 |
科 | 蝶形花科(豆科) | 属 | 槐属 |
2.文化价值
古代三公宰辅之位的象征:古代汉语中槐官相连。如槐鼎,比喻三公或三公之位,亦泛指执政大臣;槐位,指三公之位;槐卿,指三公九卿;槐兖,喻指三公;槐宸,指皇帝的宫殿;槐掖,指宫廷;槐望,指有声誉的公卿;槐绶,指三公的印绶;槐岳,喻指朝廷高官;槐蝉,指高官显贵。此外,槐府,是指三公的官署或宅第;槐第,是指三公的宅第。
科第吉兆的象征:唐代开始,科举考试关乎读书士子的功名利禄、荣华富贵,能借此阶梯而上,博得三公之位,是他们的最高理想。因此,常以槐指代科考,考试的年头称槐秋,举子赴考称踏槐,考试的月份称槐黄。槐象征着三公之位,举仕有望,且“槐”、“魁”相近,企盼子孙后代得魁星神君之佑而登科入仕。
此外,槐树还具有是古代迁民怀祖的寄托、吉祥和祥瑞的象征等文化意义。
槐花
行宫门外陌铜驼,两畔分栽此最多。
欲到清秋近时节,争开金蕊向关河。
层楼寄恨飘珠箔,骏马怜香撼玉珂。
愁杀江湖随计者,年年为尔剩奔波。
点绛唇·小院新凉
小院新凉,晚来顿觉罗衫薄。
不成孤酌,形影空酬酢。
萧寺怜君,别绪应萧索。
西风恶,夕阳吹角,一阵槐花落。
3.药用价值
槐花:豆科植物槐的干燥花及花蕾。夏季花开放或花蕾形成时采收,及时干燥,除去枝、梗及杂质。前者习称“槐花”,后者习称“槐米”。
【性味与归经】苦,微寒。归肝、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热目赤,头痛眩晕。
【用法与用量】5~10g。
槐角:为豆科植物槐的干燥成熟果实。冬季采收,除去杂质,干燥。
【性味与归经】苦,寒。归肝、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泻火,凉血止血。用于肠热便血,痔肿出血,肝热头痛,眩晕目赤。
【用法与用量】6~9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4.形态特征
槐,乔木,高达25米;树皮灰褐色,具纵裂纹。当年生枝绿色,无毛。羽状复叶长达25厘米;叶轴初被疏柔毛,旋即脱净;叶柄基部膨大,包裹着芽;托叶形状多变,有时呈卵形,叶状,有时线形或钻状,早落;小叶4-7对,对生或近互生,纸质,卵状披针形或卵状长圆形,长2.5-6厘米,宽1.5-3厘米,先端渐尖,具小尖头,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稍偏斜,下面灰白色,初被疏短柔毛,旋变无毛;小托叶2枚,钻状。
圆锥花序顶生,常呈金字塔形,长达30厘米;花梗比花萼短;小苞片2枚,形似小托叶;花萼浅钟状,长约4毫米,萼齿5,近等大,圆形或钝三角形,被灰白色短柔毛,萼管近无毛;花冠白色或淡黄色,旗瓣近圆形,长和宽约11毫米,具短柄,有紫色脉纹,先端微缺,基部浅心形,翼瓣卵状长圆形,长10毫米,宽4毫米,先端浑圆,基部斜戟形,无皱褶,龙骨瓣阔卵状长圆形,与翼瓣等长,宽达6毫米;雄蕊近分离,宿存;子房近无毛。
荚果串珠状,长2.5-5厘米或稍长,径约10毫米,种子间缢缩不明显,种子排列较紧密,具肉质果皮,成熟后不开裂,具种子1-6粒;种子卵球形,淡黄绿色,干后黑褐色。花期6-7 月,果期8-10月。
5.地理分布
中国北部较集中,辽宁,广东,台湾,甘肃,四川,云南也广泛种植。
6.其他
槐:从木,鬼(音 归)。取“鬼--人死身体入土,灵魂归祖庙”之意作参照,表示槐树是“守土树”,一般栽在村口或庙门前,以候望游子叶落归根,魂归故里。借“怀”声表示游子怀念故里。不论浪迹何方,总能记住村口或庙前的那颗大槐树。那是生我养我的故园,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表示槐树是一种庇荫人的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