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十七部委《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河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按照中共河南省委教育工委办公室、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25年全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周活动的通知》(豫教工委办〔2025〕29号)要求,近日,学校在第一报告厅举办以“心光引路,青春启航”为主题的2025年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周启动仪式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副校长梁明亮出席会议并讲话,学生处、各书院负责人及全体专兼职辅导员共20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学生处负责人主持。

梁明亮代表学校讲话。一直以来,校党委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视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关键环节。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内在要求,是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更是关乎学生健康、家庭和谐、学校安全稳定与社会长远发展的基础性工程。他强调,全体学工人员要做一名敏锐的“观察者”,让心光更及时。进一步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练就一双慧眼,善于发现学生的行为变化和情绪信号,切实将“早发现、早评估、早干预”的原则落到实处;要做一名温暖的“陪伴者”,让心光更温暖。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经常性走访学生宿舍,学会倾听、善于倾听,积极关注并给予学生坚定的情感支持,帮助学生敢于求助、愿意求助、求助有门、受助及时;要做一名专业的“引路者”,让心光更精准。要努力掌握并熟练运用心理危机评估与干预等关键技术,对学生面临的发展性困惑(如学业规划、人际关系等)给予专业引导,对适应性障碍提供有效支持。
就如何进一步做好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议明确要求:一是要提高站位,深化认识,凝聚心理育人工作合力。全体学工人员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将心理育人有机融入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各环节,强化协同联动,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心理育人工作体系。二是要夯实队伍,提升能力,筑牢心理健康教育防线。广大学生工作干部、辅导员、班主任和心理教师要坚守育人初心,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与工作能力,加强谈心谈话、心理咨询、危机干预等培训,建强心理教师队伍、辅导员队伍和朋辈导师队伍。三是要开拓创新,凝练成果,打造心理育人品牌。要推动活动参与从“被动参加”向“主动设计”升级,促进优秀成果从“零散展示”向“系统凝练”转化,通过情景剧的生动演绎、课程的精彩讲授、案例的深度剖析,转化为可复制、可推广的教育资源,形成学校心理育人工作的“精品案例库”,打造特色心理育人品牌。
启动仪式后,西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吴博教授为全体学工人员讲授了“倾听与识别——守护学生心理健康的第一道防线”主题讲座。吴教授强调,倾听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倾听,教师能够关注学生情绪波动、行为变化及社交模式,在倾听中捕捉潜在心理需求、识别潜在心理问题。她以“1+3+4”听心法模型,从平等、尊重、支持的态度与学生建立连接的一个核心心态,做到环境、心理、知识三大储备,积极倾听、共情回应、开放提问、摘要澄清四个关键技术等方面为学工人员带来了一场实用性与互动性结合、多维内容覆盖、专业支持延伸的精彩讲座。

据悉,本次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周期间,学校将持续开展专题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案例督导、心理素质拓展活动、团体辅导、心理游园会等10余项活动,以进一步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营造浓厚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培育积极心理品质,助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