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集锦]之“中国”之地域观念演变
发布时间:2019-05-06
作者:
审核人:电气工程系
编发:
浏览次数:31

中国一词所指范围,随着时代的推移而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的扩展过程。当《尚书》上出现中国时,仅仅是西周人们对自己所居关中、河洛地区的称呼;到东周时,周的附属地区也可以称为中国了,中国的涵义扩展到包括各大小诸侯国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而随着各诸侯国疆域的膨胀,中国成了列国全境的称号。秦汉以来,又把不属黄河流域但在中原王朝政权统辖范围之内的地区都称为中国中国一名终于成为我国的通用名号。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则成了专指我们国家全部领土的专用名词。

事实上,中国一名虽有三千年文字记载的历史,但它仅仅是一种地域观念,从夏、商、周开始直至清末,从来没有一个王朝或政权曾以中国作为正式国名。中国正式作为国名,始于辛亥革命以后。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国际上通称Republic of China,简称China中国。至此,中国一名才成为具有近代国家概念的正式名称。1949年成立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又将中国概念完善、充实到今天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