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革命诗词传诵: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发布时间:2020-09-30
作者:
审核人:电气工程系
编发:
浏览次数:67

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毛泽东

 

白云山头云欲立,

白云山下呼声急,

枯木朽株齐努力。

枪林逼,

飞将军自重霄入。

七百里驱十五日,

赣水苍茫闽山碧,

横扫千军如卷席。

有人泣,

为营步步嗟何及!

 

注释

渔家傲·:词牌名,又名“渔歌子”、“渔父词”等。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五仄韵。

白云山:位于江西省东固和富田之间的一座大山,第二次反围剿时的主战场,山上树木很多,常有白云笼罩。

云欲立:云层滚动,好像要凌空直立起来一样。

枯木朽株齐努力:干枯的树木,老朽的树桩龃振作起来,好像也在为保卫红色根据地而努力助战。枯木朽株,邹阳《自狱中上梁王自明书》:“有人行游,则枯木朽株,树功而不忘。”司马相如《上书谏猎》:“枯木朽株,尽为害矣。”

逼:逼近。

飞将军:汉武帝时,将领李广很会带兵打仗,行军神速,常常山敌不意,被匈奴称作“飞将军”。这里指英勇善战的红军。《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

 

【题解】

1931年4月,蒋介石不甘心于第一次“围剿”的失败,纠集二十万大军,对苏区发动了第二次大“围剿”,从江西吉安到福建建宁,东西八百里,布成一条弧形阵线,改变第一次大“围剿”中破产的“分进合击,长驱直入”战术,采用“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紧缩包围”的战术,向苏区步步进逼。红军出其不意地发起攻击,痛歼敌军,并乘胜进击,直指富田,经一天战斗,歼敌一整师。继而迅即转入战略进攻,由富田而东,奋力横扫,“十五天中(1931年5月16日至30日),走七百里,打五个仗,缴枪二万余,痛快淋漓地打破了‘围剿’。”(《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此次反“围剿”胜利之后,词人便创作了这一人民战争思想胜利的颂歌。此词上片具体描写了白云山战斗的经过,下片概括了反第二次大“围剿”整个战役胜利的情况。通过这些描写,热情地歌颂了根据地军民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无情地揭露和嘲讽了国民党反动派纸老虎的本质及其必然灭亡的下场。